民间制具中的大智慧

 
 

风车

    风谷车(又称风车),我国南方一种用来去除水稻等农作物子实中杂质、瘪粒、秸杆屑等的木制传统农具。

    其基本构造是:顶部有个梯形的入料仓,下面有一个漏斗是出大米的,侧面有一个小漏斗是出细米、瘪粒的,尾部是出谷壳的。木制的园形“大肚子”藏有一叶轮,有铁做的摇柄,手摇转动风叶以风扬谷物,将谷粒和瘪粒及稻叶分开来。

 

篦虫梳

    用一根两米长的木条,在上面做出许多长长的齿,形成一个长梳子,木条的两头留有手柄。稻田的稻子长虫了,只需要两人到稻田中一片一片地将虫梳出灭了,这种灭虫方式既环保又省力。

 

老鼠夹

    主要原理是利用弹簧的回转扭力。掰开夹子,插上卡子,等老鼠触碰,自动压回。灭鼠夹,根据其制作工艺及运做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常见的有板式老鼠夹和闸式捕鼠器。

 

猫叹气

    竹篾编的器具,用来存放鱼肉。以前,我在大舅爹爹家见过两种。一是大肚子,长颈子,上面带个小盖子,可放在桌子上。一是像只淘米箩,上面扣个盖,两旁安个提把,能吊在屋梁上。

    这东西实用,低碳,又环保。咸鱼腊肉吃不完,放进去,猫闻到香味,馋涎欲滴,爪子伸不进,只能一声叹息。在艰苦年代,大户人家才有这个。现在有了电冰箱,“猫叹气”成了古董。但是,我欣赏它的设计,让人从中取物易如反掌,让猫、鼠望之兴叹,一筹莫展。

 

狗气杀

    木材制的圆柱体养鸡器具。我姑妈家就有一个。两尺来高,顶部开个口,底部是食槽,中间是空的,周围有间隙较小的栅栏。饲料放进食槽后,鸡的头小,能伸进栅栏去啄食。狗的头大,伸不进栅栏,急得团团转,气得乌乌叫。鲁迅笔下的狗气杀很是生动。

    这东西构思巧妙,它让应该吃的吃个饱,让不该吃的吃不了。

牛兜嘴

    竹篾编的给耕牛戴的“口罩”。我们家乡农民用牛时,喜欢给牛戴兜兜。牛吃草,但有时也吃庄稼。于是,农民们请篾匠做个牛兜兜。牛干活时,套在嘴上。戴了兜兜,牛见到庄稼,想吃也吃不上。不干活时,取下兜兜,让牛吃草。

    这兜兜很科学,在该吃的时候让牛放开吃,在不该吃的时候叫牛吃不上。人的智慧真牛!

黄鳝笼

    竹篾编制的渔具。我老表常用它来抓黄鳝。笼子有一米多长,碗口样粗。笼子头部用又尖又细的竹篾,旋成外大内小的喇叭口,小口几无间隙,是能进不能出的“半导体”。笼子腹部是空的,可放饵料。笼子尾部出口(笼子屁股)有竹篾编的盖子,防黄鳝逃跑,又利于人们取鳝。

    傍晚,置黄鳝笼子于塘沟水边,与水面平。黄鳝闻到饵香,顺着竹篾溜进笼子。饱食后,想出笼子,竹篾是戗的,出不来。张笼子的关键是,要塞笼子屁股。“张笼子不塞屁股”,这是乡人批评做事马虎的口语。

鱼丝网

    尼龙丝织成的渔网,我老弟常用它来捕鱼。将丝网放入河中,网两端固定在竹竿上。在网前方拍打水面,让鱼儿受惊,到处乱蹿,有的鱼就蹿入网目(网眼)。鱼因游水的惯性和体表的粘液,在网目中拼命向前挤,鱼身就被卡在网上,不能前进,想后退时,鱼鳞又被网丝切割,鱼只能挂在网目中。我看到,弟弟的鱼网上挂的鲫鱼都差不多大,什么原因呢?弟弟说他的渔网只能捕这样大的鱼。大鱼钻不进网目,小鱼从网目上溜空了。网目的尺寸决定捕到的鱼的大小,想捕多大规格的鱼,得先准备多大尺寸的网。(文中图片为资料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