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过了腊八就是年。”每年过了腊月(农历十二月)初八,安徽省大别山区岳西县内的大街小巷和各个乡镇村都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那些年画、福字、对联、中国结、灯笼等纷纷上市热卖,一片红彤彤的喜庆氛围。一些在外工作的游子也陆陆续续赶回家与亲人团聚,家家户户都忙着办年货,杀年猪、烫豆粑、打豆腐、制糖果糕点,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诸如戏灯、腰舞、唱高腔、骑竹马、打连厢、舞龙狮等许多古老的民俗文艺活动也开始了前期的演练和准备工作。
日前,记者在白帽镇朱查村采访时看到,有十来位村民在村委会前的阔地上举着祥龙、顶着雄狮道具在排练节目,准备着新春之际戏灯大会的到来。
有资料记载,岳西灯会兴盛于清代乾隆年间,其组织形式一般由一个自然村或宗族聚居的居民自发组成,在元宵节前开展活动,一半历时半个多月,元宵节后集中于一个地点进行圆灯。灯会中表演和展示各种形式的民间艺术,藉以庆丰收、歌盛世、和乡里、睦友邻、祈福祉,是岳西民间自发组织的影响最大,范围最广,民众最喜闻乐见的一项节庆习俗活动,而舞龙、舞狮是灯会活动中的重头戏。
资料图
据资料介绍,灯会参与人员的规模称‘灯境’。灯境之内居户有多有少,因而灯会有大有小。大者有数百户会员,灯期8—12天;小者仅几十户,灯期3天左右。不过绝大多数是以百户组成,称‘百子灯会’。这种灯会分届而设,一届三年,届内无特大灾害不得中断(断则为民俗之大忌)。届满可连办,有的连办数十年不断。组建灯会先要组成一个高效务实、团结协调的灯会班子。班子成员的人品、能力、资历要为灯境会员所认同,经会员推举,可连选连任。多数灯会都培养有成员相对稳定、甚至数十年组合不变的舞狮班、吹打班、唱曲班。
该村舞狮的老艺人徐声望年轻时身体矫健,喜欢在灯会上舞狮子,常常领舞狮头,那些一米左右高的台桌,他轻轻一纵就能跳越,并且从下一桌跳到上一桌,这一张台子跳到另一张台子,毫不拖泥带水。据他介绍说,朱查村的舞狮班成立较久,演出活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有过中断,新人也有所更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又活跃起来,参与过县内许多乡镇的灯会活动,并到太湖县、湖北省英山县参加过表演。
“过年好,过大年,家家庆丰收,户户有财福。摆宴席,迎宾朋,心里暖洋洋,祝酒好欢畅......”离开朱查村时,村内的一位老先生为我们唱了一首岳西的民歌小调,那抑扬顿挫的乡音,久久萦绕在我们耳际。(韩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