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长安机器总厂
国营长安机器总厂位于六安市宁平路10 号,占地面积66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 .6万平方米。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电子工业部,1985 年12 月28 日下放安徽省,由安徽省电子工业局代管,是雷达生产、科研专业厂,国家大型企业。代号为0871 总厂。
1965 年,按照国家三线建设要求,第四机械工业部指派南京720 厂在安徽省岳西、六安地区迁建、包建一批雷达生产配套厂,即:国营长宁机器制造厂(726 厂)、国营安昌机械厂(4150 厂)、国营庆源无线电器材厂(4963 厂)、国营建西工具厂(4524 厂)、国营永达机械厂(4971 厂)、国营宁平车辆厂(605 厂)。1966 ~1970 年先后建成投产。为了加强对6 厂的领导,统一组织指挥雷达生产,于1973 年在岳西县建立国营长安机器总厂。在总厂领导下,分别于1969 、1979 、1980 年建立皖岳职工医院(403 职工医院)、总厂产品设计所和长安无线电技工学校。建设总投资为9636 .3 万元。1983 年6 月,国营永达机械厂从岳西县迁至六安县。1984 年,国营长宁机器制造厂、国营宁平车辆厂、总厂产品设计所、长安无线电技工学校并入总厂,迁至六安县。1987 年,国营安昌机械厂、国营建西工具厂、国营庆源无线电器材厂和皖岳职工医院从总厂分出,各自独立核算,其中安昌、建西、庆源3 个厂迁至铜陵市,医院迁至六安县。隶属关系多次变更,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工业部。
建厂初期,主要是组装、调试雷达。1971 ~1986 年,根据中国国土防空、舰用预警、导弹测量等装备需要,相继为海、空军研制、改进、生产581 中低空警戒雷达、354 舰用低空警戒雷达、405 岸用对海警戒引导雷达、589 中低空警戒雷达、342 舰用炮瞄雷达、235引导雷达、518 舰用对空警戒雷达、361 舰用对海警戒雷达、405A 捷雷达、589GA 雷达等。19 项雷达整机先后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或国家级重大技术改进成果奖,其中405岸用警戒引导雷达、354 舰用低空警戒雷达、235 引导雷达于1978 年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405 岸用警戒引导雷达于1986 年分别评为安徽省和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589 雷达于1986 年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生产雷达及其配套件的同时,1980 年以后,贯彻“保军转民”方针,先后研制生产天柱峰牌系列吊扇、卫星地面接收天线、微波通信设备、汽车后视防撞雷达、痔疮治疗机、点钞机、不间断电源、石油液化气钢瓶等10 多种民用电子产品。其中,天柱峰牌CF ——1050 型豪华吊扇,分别于1986 年、1988 年评为安徽省和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天柱峰牌卫星接收天线于1987 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
1972 ~1992 年,累计生产军用雷达整机414 部、雷达天线200 套、各种雷达专用车辆车厢1496 辆、吊扇50 .7 万台、卫星电视地面接收天线1210 套、微波通信设备21 台,累计完成工业产值7 .03 亿元、利润4905 .5 万元、税金333 .1 万元。
1992 年,有职工3258 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90 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89 人,内有高级职称人员122 人。固定资产原值5000 万元,净值3003 万元。主要生产设备577 台,仪器仪表1035 台,电子计算机10 台。工业产值3404 万元,人均全员劳动生产率1 .06万元。 2000年12月,经安徽省省政府批准,国营长安机器总厂改制为安徽长安电子(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元月顺利通过了GJB/Z9001质量体系认证审核。
2006年中国电科38所兼并重组安徽长安电子,并决定在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博微长安科技园。2008年底,经过改制重组,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升制造能力的基础上成立国有控股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重组后的博微长安依托38所科研优势和长安电子制造能力,以建立军队后勤保障科研生产基地、电子装备专业化维修保障基地及军贸出口基地为目标,积极建立军品产业化、系列化、集成化的装备供给板块,企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网址:http://www.bwchangan.com/
国营长宁机器制造厂
国营长宁机器制造厂位于岳西县,占地面积17 .9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 .87 万平方米。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电子工业部,是雷达整机总装厂。代号为726 厂。
该厂建于1969 年。由南京720 厂部分职工、设备迁建,1970 年3 月投产。
1970 ~1983 年,累计完成工业产值2 .19 亿元,利税1111 .09 万元,相继组装、改进、试制生产雷达299 部,其中中低空警戒雷达225 部、354 舰用低空警戒雷达38 部、405 岸用对海警戒引导雷达33 部、589 低空警戒雷达3 部。354 、405 雷达于1978 年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有12 部雷达分别支援阿尔巴尼亚、越南、柬埔寨等国。
1984 年,由岳西县迁至六安县,并入国营长安机器总厂
国营安昌机械厂
国营安昌机械厂位于铜陵市石城路。占地面积6 .03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 .3 万平方米。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电子工业部。1985 年12 月28 日下放安徽省,由安徽省电子工业局代管,是雷达高频元件专业生产厂,中型企业。代号为4150 厂。
60 年代中期,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发出“关于加快三线建设、国防建设和建立战略后方”的部署下,1965 年9 月23 日第四机械工业部决定将南京720 厂部分职工、设备和产品迁往安徽省,利用下马的原岳西县农机厂改建为国营安昌机械厂,主要生产高频组合件,为0871 总厂雷达整机配套。1970 年3 月试生产,1971 年正式投产。建厂累计投资757 .6 万元。
为贯彻调整、改革方针,按国家调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发挥三线企业技术装备的优势,1985 年初,电子工业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商定,将该厂调整到铜陵市。经过近3 年的准备,1988 年7 月29 日从岳西迁往铜陵。调迁建设总投资1504 万元。在岳西的不动产和部分动产净值129 .3 万元,无偿留给当地政府。
在生产雷达高频元件的同时,又扩产高频分机和雷达整机。完成各种雷达配套件355套、雷达备件323 项5297 件。1973 年起,与海军23 基地合作,研制生产235 导弹引导雷达,共产5 台,1978 年12 月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1982 年9 月,在中国首次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中,以2 .7 秒的速度最先捕捉到目标,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重大贡献奖和电子工业部的嘉奖。1981 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1982 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641 型交通管制测速雷达,1983 年通过部级鉴定并小批量投放市场,同年获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金龙奖,1984 年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到1992 年,相继研制成642 、644 、645 、646 型测速雷达,形成系列,共产2249 台,在全国20 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公安、交通、铁路和部队等部门推广使用。644 型测速雷达分别于1987 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642 型测速雷达于1989 年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 年获安徽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和全国军转民、高技术出口展览会、国家三委一部颁发的“金奖”。645 型测速雷达于1992 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厂于1989 年、1991年分别获安徽省电子工业局和铜陵市人民政府科技开发先进企业,1992 年获全国500 家最大电子及通讯设备企业称号。张德诚总工程师是测速雷达主要设计和研制者,取得重大成果,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搬迁铜陵后,建成年产1000 台测速雷达生产线和3 条年产3 —5 万台音响生产线,投资775 万元。1990 年与南京东方无线电厂联合生产熊猫牌组合音响,共产2 .96 万台。为适应市场,还先后生产收录机、黑白电视机、吊扇、质谱计、温补晶振、高频头等产品。1992 年,有职工624 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9 人。生产建筑面积1 .1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564 万元,净值1205 万元。各类设备152 台,仪器仪表358 台。自1965 年建厂到1992 年,累计完成工业产值9012 .9 万元,利税1002 .2 万元。
国营庆源无线电器材厂
国营庆源无线电器材厂位于铜陵市石城路,占地面积4 .29 万平方米。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电子工业部,1985 年12 月28 日下放安徽省,由安徽省电子工业局代管,是变压器专业生产厂。代号为4963 厂。
1965 年经国务院、国防工办批准筹建,1970 年投产。原址位于安徽省岳西县天堂镇建设路,占地5 .62 万平方米,工厂定员580 人,主要生产变压器、电源分机、特种电讯元件和塑料件,为雷达整机配套。1986 年5 月经电子工业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商定,由岳西县迁至铜陵市,1988 年动迁,1989 年完成搬迁并恢复生产。搬迁总投资684 .8 万元。
为雷达整机配套的变压器,不仅装备了空军、海军,还出口国外,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1978 年后,开发民用电子产品,主要有黑白、彩色电视机变压器,各种电源变压器,各种线圈、电感元器件和变压器铁芯、稳压电源、手提电焊机、真空镀膜机、等浮电缆变压器等,其中等浮电缆变压器填补国内空白,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和安徽省科学技术大会奖。1988 年,开发的被动红外电力线载波报警器,列为安徽省火炬计划项目,产品附加值高,属高新技术产品,销路广,各项技术指标通过公安部检测,是安徽省唯一受检通过的厂家。大功率逆变器列为国家“八五”技改项目。DB 35 型、DB 44 型黑白电视机变压器通过了中国电子产品安全认证,一直为熊猫电视机配套。
1992 年,有职工618 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4 人,内有高级职称4 人,中级职称60 人。固定资产原值1552 万元,净值1239 万元。生产设备231 台,其中电子专用设备86 台,进口设备30 台,金切设备36 台,锻压设备22 台。电子测量仪器244 部。主要生产线有:彩电开关电源变压器生产线,被动红外电力线载波报警器生产线,铁芯开料、卷绕、热处理生产线,冲压、压胶生产线等。主要生产能力为:雷达变压器年产40 套、黑白电视机变压器50 万套、电力线载波报警器2500 台。实现工业产值676 万元,利税32 万元。
国营建西工具厂
国营建西工具厂位于铜陵市石城路,占地面积7 万平方米。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电子工业部,1985 年12 月28 日下放安徽省,由安徽省电子工业局代管,是模具专业生产厂。代号为4524 厂。
1965 年9 月,第四机械工业部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决定将南京720 厂工具车间一部分迁至安徽省,利用岳西县下属的纺织厂改建为国营建西工具厂,1970 年正式投产。主要生产工装模具和雷达天线、显示器,为0871 总厂配套。工厂设计规模为:年产工模具2000 副,总人数236 人,建厂投资120 万元。1986 年,经电子工业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商定,将该厂从岳西县迁至铜陵市。
1976 年,研制成手动液压搬运车,1978 年获安徽省科技成果奖。形成两个系列9 个品种,年产2000 台,每年出口东南亚等国家250 台左右。1978 年,研制成大规模集成电路塑封模具,成功地为我国第一条φ50m m 和φ75m m 集成电路生产线配套,1980 年相继获国防科工委重大技术攻关成果奖、电子工业部科技攻关奖和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及电子工业部“六五”期间重点科技成果奖,并在全国模展上多次评为优质模具。“七五”期间投资860 万元,对塑封模具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从联邦德国引进具有80 年代中期国际水平的4 台数控机床,提高了模具质量与产量,年产40 副。1986 年,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庆钢窗厂合作,历经3 年,研制成功45 系列平开窗的框和扇两套模具。自行设计新断面模具110 种,调试一次成功,技术和质量国内领先,1991 年获安徽省优秀新产品奖,全国模展中评为优质模具特等奖。
1992 年,有职工887 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3 人,内有高中级职称13 人,工人技师7 人。下设模具、机械、铸造、压铸、注塑、冲压电镀等7 个分厂。固定资产原值2294 万元,净值1725 万元。金属切削设备157 台,仪器仪表105 台,注塑、压铸、动力设备176 台。实现工业产值901 万元,利税83 万元。
铜陵三佳集团公司
1996年对国营安昌机械厂,国营庆源无线电器材厂,国营建西工具厂三家军工企业合并的基础上成立的,公司控股一个上市公司-铜陵三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520),并与韩国丰山微电子株式会社合资建立了铜陵丰山三佳微电子有限公司,另有一个全资的电镀厂,一个省级技术中心。控股的三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还分别与国内外商家合作并控股建立了三佳山田科技有限公司、富仕三佳机械有限公司,在北京、合肥、欧洲、北美设立了子公司。
公司主要产品为化学建材模具及设备、半导体塑料封装模具及设备、集成电路基础材料。现拥有年产化学建材挤出模具1500套、挤出下游设备100套/台、半导体塑封压机200台、半导体塑封模具200副、半导体自动化(切筋成型)封装系统60台、集成电路引线框架40亿只的生产能力。多年来,产品一直畅销国内市场,并销往欧洲、美洲、亚洲等几十个国家地区,已在欧洲、北美等地区设立销售服务公司。
网站:http://www.chinatrinity.com/
国营永达机械厂
国营永达机械厂位于六安市东七里站,占地面积11 .36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 .68 万平方米。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电子工业部,1985 年12 月28 日下放安徽省,由安徽省电子工业局代管,是齿轮专业生产厂,中型企业。代号为4971 厂。
该厂建于1965 年10 月。根据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和第四机械工业部的安排,由南京720 厂雷达齿轮车间部分职工、设备迁至安徽省岳西县石关村组建。主要生产精密小模数齿轮,为国营长安机器总厂雷达生产配套。经第四机械工业部批准,1983 年6 月由岳西县迁至六安县,与地方国营六安沛河齿轮厂联营生产。先后隶属第四机械工业部、第六机械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工业部。
1970 ~1979 年,主要研制生产小模数齿轮和齿轮工具。1972 年,年产小模数齿轮12 .4 万只,齿轮刀具93 把。1975 年,小模数齿轮增至14 .31 万只,齿轮刀具增至211 把。1979 年,小模数齿轮降至8 .49 万只,405 变速箱12 台。
1980 年后,贯彻“保军转民”方针,相继研制生产定时器、三飞齿轮、五飞齿轮、高频头齿轮、电拷贝机齿轮和电缆辅机、化机配件等民用产品。1981 年,小模数齿轮减至5 ,54 万只,三飞齿轮1 .04 万套。1985 年,先后推出摩托车齿轮、洗衣机齿轮箱总成。1987 年,小模数齿轮增至17 .49 万只,化机配件1 。38 万件。PID 系列定扭矩电动扳手,用于上海杨浦大桥工程施工。键轮远销意大利。
建厂以来,先后获得以下荣誉称号:1970 年,评为安徽省国防工办系统学大庆先进企业;1980 年,M O .8280 、M IZ 40 齿轮获第四机械工业部同类产品评比质量奖;1981 ~1983年,评为华东地区技安环保、设备管理、职工教育等先进单位;1992 年,评为安徽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1992 年,有职工813 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15 人。固定资产原值1489 万元,净值1239 万元。主要设备320 台。年产小模数齿轮70 .9 万只、各类减速器1316 台、洗衣机齿轮箱总成22 .1 万套、食品机轴2 .44 万只、化机配件49 件。工业产值1304 万元,利税106万元,人均全员劳动生产率1 .64 万元。建厂总投资1651 万元。
2006年底国营永达机械厂破产改制,原国营永达机械厂资产和职工均过渡到六安江淮永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现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公司(JAC)下属子公司
网址:http://www.jhydcl.com
皖岳职工医院
皖岳职工医院,代号为 403 职工医院, 院址在岳西县解放岭。 1974 年 7 月建成,同年 8 月 1 日开诊,主要为 0871 总厂系统职工 和家属医疗保健服务。 1985 年 12 月 28 日下放安徽省,由安徽省电子工业局代管。 1989 年,从岳西县迁至六安县。同年 8 月 3 日改为 安徽省电子职工医院。隶属关系多次变更,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工业部。 始建规模为 120 张床位,定员 120 人,设门诊部、住院部和内、外、妇、儿、五官 等科,占地面积 2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8286 平方米,总投资 133 . 96 万元。 1976 ~ 1985 年,在开诊基础上,重点吸收和培养部分专科技术骨干,与省级医院建 立业务指导关系,完善与扩展传染病房、环境监测站、制冰冷库、药库、营养食堂、锅 炉设备等医疗后勤保障基本建设,添置 200 毫安双球管 X 射线机、心电向量图机、纤维 胃镜、照像裂隙灯显微镜、B 型超声波诊断仪、全套病理设备、工业卫生设备仪器及专用 检测设备等,加强了基础建设,促进了医疗发展。到 1985 年,累计投资 210 . 7 万元,职 工增至 161 人(卫生技术人员 100 人),拥有大中型医疗、机动技安设备 27 台,设立职 能和医疗科室 9 个,开放病床 150 张,设置大内科、大外科、疗养病房 3 个病区,开展 内科、外科、小儿科、妇产科、五官科、中医科、预防保健、康复疗养、工业卫生环境 监测及职业病防治等项业务,形成了综合性、技术门类配套的医疗技术体系。 1986 ~ 1991 年,医院处在调整搬迁时期,主要任务是进行六安新院建设,医疗工作 一度处于低谷。到 1991 年,六安新院建成放射科、配电站、职工 病员食堂、锅炉房、住 院楼、职工宿舍等 8 个医疗和生活基础项目;职能和医疗科室增至 12 个,其中门诊部设 有医疗、医技、药剂业务科室 25 个,护理单元扩展为 7 个;从美国引进伟洛克 AU F 480 型血液透析机、动态心电自动监护仪等先进设备,开展了血液透析(人工肾)、动态心电 监护等医疗项目;开放病床 105 张,设立大内科、大外科和干部病房 3 个病区,其中大 内科形成普内、小儿科、心血管、神经、呼吸、消化、传染、血液透析 (人工肾)等专 科业务,大外科形成普外、骨科、脑外、妇产、眼科、耳鼻咽喉、口腔、泌尿、病理、麻 醉、手术室等专科业务。医疗范围面向社会、面向电子行业,已扩展到六安市东区工矿 企业及农村,医疗业务量和经济效益均有较大增长。 自建院开诊至 1992 年,累计门诊人数 25 . 4 万人次,各类预防体检人数 8042 人次, 抢救危重病人 1812 人次,成功率 91 . 6 %;收治各类病员 1 . 28 万人,诊断符合率 94 . 5 % 以上,治愈率 61 %以上,好转率 27 %以上。病床使用率和病床周转次数低于六安地区同 级医院。 1992 年,有职工 195 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24 人,内有高中级技术职称 36 人;固 定资产 300 多万元;拥有 5000 元以上的大中型医疗设备 13 台;占地面积 3 . 54 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 1 . 05 万平方米,其中医疗建筑面积 5385 平方米。
2001年11月,六安市人民医院顺利完成了原安徽省电子职工医院(403医院)的整合接管工作,成为六安市人民医院为第一分院,实行独立核算。2005年7月六安市人民医院第一分院整体并入总院,正式成为六安市人民医院东院区。
备注:(三线厂在岳西厂址的目前位置)
国营长安机器总厂:目前岳西县委所在地周边
国营长宁机器制造厂:岳西县温泉镇长宁工业区
国营庆源无线电器材厂:御和楼向东,现在城东缫丝厂那片
国营安昌机械厂:挨天鹅山庄,向西那片,原岳西缸套厂米机分厂,现为岳西县顺达机械有限公司所在地。
国营建西工具厂:城北上,现在天纺厂那片
国营永达机械厂:石关疗养院。
403医院:解放岭岭头两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