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年俗:守岁

             

   岳西各地除夕夜都有守岁的习俗。其实守岁之风古已有之。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守岁的习俗,既有对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守岁最早在西晋就有记载,百姓点起蜡烛油灯,通宵守夜。晋周处 风土记》: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孟浩然岁除怀》诗:守岁家家应未卧,想思那得梦魂来。朱淑真除夜》诗:穷冬欲去尚徘徊,独坐守岁杯。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半途,失足堕枯井中。既在旷野僻径,又家家守岁,路无行人,呼号嗌乾,无应者。

宋代苏东坡赋有《守岁》诗一首

守岁》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日本越南泰国东南亚国家,受中国的影响,均有除夕守岁之说。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岳西,前要烧好春节的饭菜,初一是不煮饭的。要吃隔年饭,寓意年年有余,一年到头吃不完的意思。

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一年)。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年青人多数聚在一起打麻将,斗地主,惯蛋;小孩打上灯笼走村串户打笑嬉戏,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海洋。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除此这外,现在更多的是一家人围在一起看“春晚”,等待新年到来。

 

压岁钱

守岁之际,孩子们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也象征着一年到头都有钱。

 辞年

吃罢年夜饭,年轻的晚辈都要带上孩子一起到年长的叔叔伯伯家去辞年,见到长辈都要说上一些祝福的话语,如“过年好”“长命百岁”“一年更比一年好”等,长辈都要给孩子一些好的吃的玩的,有的还要包上红包。

踩岁

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直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