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皇帝赏大臣的吃食:猫头鹰做成的枭羹(高清组图)


宋 张择端《金明池争标图》现藏天津博物馆

历代以来,中国人都非常重视这个节日,到了这一天,民间都要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草,非常讲究,也非常热闹。但您知道皇宫里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吗?
  
  端午节始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原本写作“端五”,也就是“五月初五”的意思。唐朝时,为了避讳唐玄宗八月五日的生日,就把“端五”改为“端午”,从此延续至今。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史籍中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纪念楚国诗人屈原,还有人说是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据近代学者研究,端午节是祭祀龙的节日。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就以龙为图腾,历代统治者更以“真龙天子”自称,所以在端午节的祭龙盛典中,赛龙舟就成为最主要的习俗流传下来。
  
  现藏天津博物馆的《金明池争标图》,让我们看到宋代皇宫里赛龙舟的热闹景象。此图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张择端的作品大多失传,存世的只有《清明上河图》和这幅《金明池争标图》。
  
  据专家说,这幅《金明池争标图》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幅龙舟竞渡实景图。它长28.6厘米、宽28.5厘米,画面虽小,却以高超的绘画技巧,描绘出皇帝在金明池观看龙舟争标的场面。
  
  画面中的金明池,位于北宋都城汴京,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当年,宋太宗赵光义为了训练水军,在汴京顺天门外修建了金明池。后来随着不断的增修,金明池逐渐演化为皇室游玩的圣地。
  
  《金明池争标图》中描绘的,正是宋太宗赵光义在端午节这天,带领群臣在金明池,与百姓一起观看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画面上的水殿,是皇帝观看争标的看台。水殿周围旗帜飘扬,宋太宗居高端坐,周围陪侍着百官及其家眷。池中的大龙船两侧,各有五艘小龙舟,每艘约有十人并排划桨,船头有一人拿旗,另外还有数艘小船穿梭其间。
  
  龙舟比赛以水殿为起点,“拱桥”为终点,最先到达终点的龙舟,要在水里插一支“红旗”作为标志,意味着“夺标”。

[1][2][3][4]下一页


编辑:半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