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中的端午节(高清组图)


清乾隆 黄地轧道锦纹粉彩开光式“婴戏龙舟”图螭龙耳扁壶

  【“婴戏龙舟”图螭龙耳扁壶】婴戏龙舟图案自乾隆出现后一直延续至晚清,在道光时期最为盛行,而在乾隆瓷器中的“婴戏龙舟”图最为罕见。水面上两只龙舟竞赛,岸上儿童摇旗呐喊,敲锣打鼓、燃放爆竹,场面十分热闹。、小童们手中分别持有萱草、佛手、寿桃、铜铃、爆竹、铜磬等物,此碗在婴戏画面上将“吉庆有余”、“岁岁平安”、“荣华富贵”、“驱邪祈吉”等多处吉祥语暗寓其中。这表现了当时艺术品对“端午节”的观照。

  端午节,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从宫廷到市井都非常看重这一节日,那么宫廷中的端午节是什么样子呢?文献中记录了端午节这一天乾隆皇帝的各种活动,从而让我们了解清代宫廷的端午节。
  
  早在清乾隆年间,端午节要摆粽子供,设“粽席”,人与神共同享受端午节的乐趣。
  
  粽子是端午节的象征。古时称粽子为角黍、黏黍。清代也把粽子说成是角黍。

[1][2][3][4]下一页


编辑:半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