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戏班在崔氏宗祠演出《荞麦记》
1947年10月,刘邓大军南下,在刘伯承、邓小平同志主持的太湖会议上,中共潜岳太边区县委书记刘秀山被任命为第一专区专员。为巩固解放区、扩大根据地,党组织决定在潜岳太边区进行土地改革。为了推动该项工作,刘秀山决定组织文艺宣传团体,配合宣传。当即派县委工作组组长岳西人吴楚负责筹建。其时,刘邓大军三纵队文工团也在潜山五庙、菖蒲、五河一带活动,潜岳边界的许多黄梅戏知名艺人都被邀请参与演出了。吴楚只得回天堂邀集了原黄梅戏[良友班]的艺人汪治安、程志顺等10余人,组成一个演出队伍,刘秀山当时将其定名为“宣传话剧组”。可是,黄梅戏艺人只会演黄梅戏。
11月间,剧组成立,由潜岳太边区县委直接领导,刘秀山同志多次为剧组的艺人介绍斗争形势,布置工作任务, “话剧组”实质上也当工作队干部使用。当时,他们的活动随土改工作队一起,深入到各地演出,由当地农会接待,每处住三天,先后在潜山县境内的三里畈、河坪、夹竹河、割肚、水吼、五河、茅山、菖蒲潭、白马潭、芭茅街、驾雾冲等地演出。演出前先由工作队做形势教育,宣传土改政策、布置当地工作任务,会后便是戏曲演出。演出的节目基本是传统黄梅戏。如批判嫌贫爱富的《荞麦记》、歌颂反抗精神的《二龙山》,鞭挞奸臣的《卖花记》等等。为了更好地为土地改革运动服务,艺人们自编了一出大型黄梅戏《翻身会》。剧组的演出很受农民欢迎,走一处演一处,收到强烈的社会效果。在五河崔氏宗祠演出《荞麦记》,深受当地群众好评。五河崔家有多名演员跟随戏班到处演出。
1948年元月,国民党25师进犯潜岳解放区,刘秀山同志顾及这些没经受过战争锻炼的民间艺人的生命安全,解散了话剧组,艺人们平安回乡。(柯万英组稿)